6月29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China CDC Weekly)在线发表了广东省5月、6月新冠变异毒株德尔塔(B.1.617.2)传播动力学的研究文章,文章题为《Transmission Dynamics of an Outbreak of the COVID-19 Delta Variant B.1.617.2 —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May–June 2021》。
研究者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德尔塔变异株的平均潜伏期为4.4天,比之前武汉报告的5.2天要短。此外,研究发现64.7%的传播事件发生在病例出现症状前,这比之前有文献报告的59.2%要高。作者表示,一系列关键传播参数说明,抑制变异毒株的快速传播和隐性传播是重中之重。
该文作者来自广东省疾控中心;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州市疾控中心;佛山市疾控中心;茂名市疾控中心;湛江市疾控中心;广州市荔湾区、番禺区、海珠区、越秀区等各区疾控中心;佛山市南海区疾控中心;茂名市电白区疾控中心;中国疾控中心及其下属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广东5月、6月167例新冠病例的流行图标,横坐标为发病或通报时间,纵坐标为病例数。深橘图例确诊病例,浅橘图例为无症状感染者。
图例从上到下为,系列间隔柱状图,潜伏期、代际间隔、系列间隔的估计分布曲线。研究者写道,疫情的快速蔓延突显了这种变异株的高度传染性。初期24起聚集性传播的68例感染者有着清晰的传播链,基于此,研究者分析了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代际间隔(Generation time,原发病例和继发病例间的感染间隔)、系列间隔(Serial interval,原发病例和继发病例的发病间隔)等关键传播参数。
2021年5月27日至6月23日,在广东实施严格干预措施的情况下,新冠流行的有效再生数Rt。研究者又进一步估计截至6月23日的有效再生数(Rt),Rt是衡量干预前后传播情况的指标。从5月27日至5月29日,Rt由3.0增加到了3.5,然后从5月30日起减小,在6月6日达到1。在6月7日至15日间,Rt值在1附近波动。从6月16日起,Rt值开始小于1。如图3所示,蓝色虚线表示Rt =1,虚线下的部分表示,只要干预措施持续,病毒持续传播的可能性不大,这说明疫情已经得到控制。6月19日至23日,再无新增病例报告。
研究者写道,为应对前所未有的威胁,广东省实施了一系列严格的干预措施,包括大规模检测、动态病例追踪、社区管控、交通管制以及封控感染区域,以此来遏制疫情。证据显示,广东采取的公共卫生措施对控制疾病流行有效。
研究者表示,总之,我们观察到,与以往数次流行相比,广东此次疫情传播更为迅速、剧烈。目前,非药物干预的防控措施一直在发挥作用,感染区域应继续坚持这些措施直到流行被完全控制。近期,广东深圳、东莞也发现了多例由其他德尔塔变异株引发感染的病例,广东这些情况表明,在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变异株的出现将会对新冠防控构成巨大威胁。我们应对变异株的流行情况密切关注,即使疫苗接种持续推进,也应坚持非药物干预的措施。
来源:澎湃新闻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