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0/28/2025 00:00
瀏覽: 3360
自
2018 年貿易戰爆發以來,中國企業擴大全球業務,加強供應鏈,並實現路線多元化。這次川普發動更強更猛的貿易戰,將逼迫中國加速轉型高利潤產業,高盛預估,2027 年底,中國主要股指將上漲 30%,迎接所謂的持久牛市來臨。
由於對波動性、政府干預以及過去的市場崩盤的歷史擔憂,長期投資者仍然對中國股市的反彈持懷疑態度。但高盛認為,中國經濟可能已經擺脫大魔王。
從科技到零售等各行業的中國旗艦企業,已經紛紛避開美國,轉向東南亞等市場擴張,在這些市場,企業可以利用歷史上的低成本優勢,同時建立供應鏈。高盛報告指出,自 2018 年以來,中國對美國以外市場的出口年複合成長率約為 7.5%。相較之下,同期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年均下降 0.6%。
轉向高利潤產業
現在中國與數十個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佔總貿易的 47%,高於 2005 年的 32%。雖然這次川普關稅風險,可能會減緩中國企業的海外擴張,並壓縮利潤率。但報告也強調,與 2018 年和 2019 年相比,今年中國企業的韌性更強,供應鏈更加多元化,終端市場也不斷擴大。中國企業海外業務的利潤率,平均比國內利潤率高出 20%。
海外收入正在成長,在產品方面,中國一直在沿著增值曲線前進。玩具和紡織品的製造,已經被消費性電子產品、汽車和泡泡瑪特玩偶的銷售所取代。報告分析,新興市場之所以具有吸引力,是因為中國可以在服務低收入消費者和提高產品品質的同時保持成本效益。
四大支柱支撐「慢牛市」
報告估計,在 12% 的利潤增長,以及 5~10% 的市場重估潛力下,將引發「慢牛市」。高盛分析師指出,雖然政策對中國股市價格的影響是關鍵,但高盛緩慢牛市的投資理由基於四大支柱,政策、成長、估值和資金流動。
高盛認為,2024 年 9 月出台的巨額政策刺激措施,刺激需求,加上最新的五年規劃,將使經濟成長重新平衡並降低外部風險。此外,中國政府為發展資本市場而推出的九項措施,以及產業放鬆管制,近期改善佔市場六成的民營企業經營環境。
未來中國的成長動力來自 AI 開發、反內捲化措施,減少產業中的破壞性競爭行為,以及政府對出口成長的重視。此外,保持人民幣廉價也是關鍵。現在中國股市估值不算過高,「中國折價」的觀念仍然存在,模型預測,香港上市 H 股的本益比約為 13.7 倍,而中國上市 A 股的本益比約為 15.7 倍,而目前的本益比分別為 12.9 倍和 14.4 倍。
高盛認為,當前機構和散戶資金在股市的配置嚴重不足,中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目前只有 1.78%,預期房地產市場、固定收益和現金市場,將釋出 6 兆元人民幣的資產再配置。
另一位高盛分析師認為,面對美國施壓,中國企業正在轉移供應鏈,重塑過去的生產與銷售模式,但在重要新興市場建立完整供應鏈,還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對此仍需拭目以待。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