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大幅扩展生物识别技术的使用,旨在更有效地追踪非美国公民的进出境活动。根据本周五发布的一份官方文件,这项新措施将于12月26日正式生效,其核心目的是遏制签证逾期居留和护照欺诈。
根据新规定,美国边境执法机构将被授权要求所有非美国公民在机场、海港、陆路口岸及其他出境点接受拍照。这标志着此前试点项目适用范围的全面扩展。文件同时指出,当局在必要时还可以要求采集其他生物特征信息,例如指纹或DNA。
这次调整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面部识别的适用范围被扩大。此前豁免的14岁以下儿童和79岁以上老年人,都将被纳入强制检查的范围。此举被视为特朗普政府持续加强移民执法、减少签证逾期居留人数的又一重要步骤。
尽管面部识别技术在美国机场的使用正在迅速普及,但由此引发的隐私担忧和误识别风险也持续受到监督组织和民权团体的密切关注。
批评人士指出,该技术可能存在算法偏差问题,容易错误识别非裔等少数族裔。美国民权委员会在2024年的一份报告中提到,测试结果显示面部识别系统在少数族裔群体中的错误率明显偏高。
根据国会研究服务处2023年的估计,美国约有1100万非法移民,其中约42%是签证逾期居留者。早在1996年,美国国会就已通过法律,要求建立自动化的出入境追踪系统,但该系统至今尚未完全建成。
目前,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已在所有商业航班的入境程序中实施面部识别。该机构预计,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所有主要机场和海港都将全面启用出入境生物识别系统。
来源:TAOLA-LA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